【三下乡】追溯光辉历程,续写三线华章
发布时间: 2024-07-17 浏览次数: 131  

8858cc永利皇宫登录2024年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三线先锋队”于7月11日前往彭海泉老人家里进行采访。通过老人的口头讲述,实践团队成员对三线建设的往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彭海泉老先生于1940年出生,1958年10月由湖南前往鞍钢参加工作,在鞍钢供电厂工作近八年。1966年2月,由鞍钢借调支援六〇三工程建设,至今已在水钢工作生活58年, 2000年退休。

初见彭老是在他位于水钢动力山片区的家里,实践团队七人造访彭老时,彭老十分热情。在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彭老不吝言辞,把投身三线的那段经历与我们娓娓道来。

1966年7月,彭老响应“让毛主席睡好觉,到祖国大西南去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来到当时叫做“603工程”(青杠林林场)的水钢。彭老回忆道:“到六盘水一下车,看到荒山遍野,到处都是山沟。到水钢报到后领了水鞋、雨衣、苏式棉袄、手电筒和草帽,顶多再有个军队水壶,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彭老说,“我没想到从此就在这里扎了根,为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到祖国大西南去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一家16口全部从老家湖南来到六盘水。”至此,他乡变故乡,六盘水成了彭老的“第二故乡”。

当问及是否会后悔来到六盘水时,彭老毅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彭老说,当初报名支援六盘水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环境会很艰苦。初到六盘水时,切身体会到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艰难苦境。彭老回忆,当年的景象现在根本就无法想象,白天干了一天工作,晚上也还要继续劳动,可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脑子里想着:“我们干好了,毛主席老人家就睡好觉了!”那时的气候很极端,毛毛雨一年下到头,终年见不到几次阳光,帐篷里的衣服总是湿润的,干不透。到处是黄泥土,稍有一点雨,一脚踩下去就陷下三四十厘米,往往连鞋都拔不出来。雨大离不开雨衣,雨小就带草帽,还因为早晚温差太大、气候变化而棉袄不离身。 

彭老与千千万万的三线建设者一样,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们都有使不完的干劲和满怀的革命热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大无畏精神。

1970年,彭海泉曾得到机会调回家乡,但他却毅然选择继续坚守在六盘水,用实际行动诠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二十多年的大规模集中建设,水钢创建了贵州第一个现代煤矿、第一个现代化火电机组、第一个水泥厂、第一个钢铁厂、第一个化工厂、第一个煤机厂……三线建设将这个贫穷落后的山地变成了美丽的高原明珠,中国凉都的美誉插着翅膀越飞越高。昔日的不毛之地已经发展成为江南煤都,而彭海泉和老伴也已退休,9个子女都在六盘水市工作。

一年365天,彭海泉有350天在单位,剩下的10多天在开会。彭老在工作岗位上的三十多年,就是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一万多天。如今,81岁的彭老依然发挥着余热,除了为老同志服务,还担任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红色基因教育基地的志愿者宣传讲解员。

成为志愿者宣传讲解员后,彭海泉很高兴,每天忙着为讲好三线故事、三线精神而积极备课、上课,不知疲倦。“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把三线精神一直讲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年气壮山河的三线建设壮举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每次宣讲结束时,彭海泉几乎都会说这句话。

六盘水三线建设的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发展画卷。它的成果不仅被铭刻在林立的厂房、纵横的道路和繁华的城市中,更激励着六盘水人民不断追求卓越、开创未来!(供稿/许雯汐 徐之婷 王芬艳  编辑校对/杨洋  审核/邓薇  终审/卢爱华)

彭海泉爷爷向团队成员讲述往事

彭老为了宣讲而做的备课稿

团队成员合影



办公室地址:8858cc永利皇宫登录奥学楼四楼 邮编:553004 联系电话:0858-8601049
©版权所有2018-202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