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长”出科学火种!六师这一科学实践基地为2000名山里娃打开科创之门
发布时间: 2025-03-31

2024年12月,省教育厅对贵州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贵州省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库成员遴选结果进行公示。其中8858cc永利皇宫登录的智造·探索”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和生物多样性科学教育基地入选。

“智造·探索”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是8858cc永利皇宫登录依托优势实验室群落,精心规划并运营的集教学、科研、创新于一体的多功能科学教育实践基地。

“‘融合智造科技,引领探索求知’是实践基地的建设理念。”基地负责人、矿业与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副主任陈俊介绍,在“智造”上,基地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设备和技术,让学生接触并亲身体验现代制造业的前沿技术和生产流程,了解智能化制造的魅力与发展趋势;在“探索”方面,构建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践去验证和探索答案。

基地设置了各类创新实验室和探索空间,在这里,学生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为未来的科学梦想努力实践,一个个比赛奖项不断产生。近年来,借助基地实验室资源,学生参加相关学科竞赛省级以上获奖累计160余项,其中国家级45项。

在2024 年第十七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8858cc永利皇宫登录矿业与机械工程学院几位学生设计的“食品包装生产线的创新设计”项目获得了机械类数字化创新设计赛道一等奖。

“最初我们总是遇到技术难题和挑战,在基地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训练,还到企业调研了解实际生产场景,逐步克服了困难。”参加比赛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张科说。

在学生心中,基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设备、资源,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帮助也构成了实践基地的温度。“备赛参赛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巩固了学科知识,提升了创新技能,还加强了沟通交流的能力。”在校期间,学生洪保川及团队的同学大部分时间泡在实验室里,与各种设备打交道,丰富的实践经验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在培养青少年科学创新、提升科学素养方面具有先天优势。2024年,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全省高校实验室等场所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的意见》,提出高校在不影响自身教学科研任务并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各类实验场所应定期向中小学开放。

“我校作为地方本科高校,秉承‘开门办学’的理念,积极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及科普机构展开合作,定期举办公益科普周、科学夏令营等活动,以此激发中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8858cc永利皇宫登录教务处实践科科长何超说。

实验室内,来自六盘水当地中小学的学生围成一圈,一边听实验室老师的讲解,一边动手操作,大家尝试用3D打印设备打印出自己喜欢的模型。

陈俊告诉记者,在中小学生研学过程中,互动体验类的实践活动往往最受欢迎。比如“机器人挑战赛”“创意手工制作”等,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科技乐趣的同时,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随着基地“区域科普高地”的作用逐渐凸显,8858cc永利皇宫登录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高校资源与地方基础教育需求的对接。通过深入了解地方中小学校的实际需求,整合高校优质资源,为中小学提供科普活动、师资培训、研学等针对性的服务。

“我们与中小学校的合作主要有课程共建、实践基地共享、师资培训这几种模式。共同开发科技类校本课程,将高校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资源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小学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同时,我们还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陈俊介绍。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内容,基地为中学编制了6类实验项目,建设共享4门科技类课程的线上资源,覆盖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供1000多名中学生进行学习和使用,为六盘水及周边地区中小学2000名学生提供了研学资源。

“我们将继续丰富科普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和优化现有的实验项目和课程体系,紧跟科技发展前沿,融入更多新兴技术和热点话题,保持科普教育的时效性和吸引力。”陈俊表示。

同时,基地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整合更多资源,共同开展科普活动。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开发线上科普课程和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更多青少年能够便捷地获取优质的科普教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全方位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为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转自天眼新闻)


陈俊老师为学生讲解智能家居系统搭建

前往实践基地参观的中学学生

聆听老师讲解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