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局面 ——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系列评论之四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1-10-31浏览次数:197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提出“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政策支撑机制”“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等明确要求,吹响了党和国家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进军号角。高校建强建优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紧紧扭住“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这个“牛鼻子”,用政策引领、依规章推进、靠制度保障,把机制优势转化为学院建设新动能,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新境界。

在党中央的关心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经历了独立建制、由大到强的发展阶段,一批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研究宣传、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相继入选“全国重点马院”,成为办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坚强战斗堡垒。建设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举措,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工程。

当前,中央的决策部署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一步的关键就是要把相关政策机制落实、落小、落细。面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存在的因层级弱化、学科壁垒、条块分割而产生的统筹不够、合力不足等问题,要打造队伍协同、教研协同、评价协同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政策支撑和育人机制的无缝衔接。

要在“开放办院”上做文章,建立“队伍协同”机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高校的鲜亮底色。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发挥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辐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科应成为“优势学科”,在顶层设计上要把握住学科的规律和趋势。“独立建制”并不意味着封闭自守,而是要坚持“开放办院”,主要体现在思维开放性、理念创新性和机制融合性上,必须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具体而言,要树立“大思政、无边界”的协同育人理念,构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协同育人的“立交桥”,深入政府机关、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开展理论宣讲、调研实践、志愿服务等,整合红色资源、统筹各方力量、深化校地共建,形成院校联动、相互促进、一体推进的良性态势。

要在“课程思政”上下功夫,建立“教研协同”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程体系,要把“课程思政”改革作为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要加快推进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育人导向,让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探索构建“基因式”、全覆盖的“大思政”教育体系。特别是部分行业研究型和专业型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突出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促使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也要扭转专业课程重教学、轻育人的局面。

要在“落地生根”上抓落实,建立“评价协同”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特殊性,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高等教育建设一般规律,还要对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遵循思政课建设规律,推动从“制”到“治”的转化。应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培训体系、平台支持体系建设,确保在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进行政策优先保障。要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强弱项、补短板,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破解学院建设的各项“卡脖子”难题。要着力打通制度执行中“最后一公里”的障碍,细化措施、做好分工、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创造出马克思主义学院上下齐心、人人担责的良好建设氛围。

改革学科评价方式、建设一批创新基地、编写一批核心教材、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理论教育家、建设一批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蓝图已然绘就,前路任重道远,以坚强决心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协同育人功能,打整体战、出组合拳、奏交响乐,必然能构建形成“大思政”工作全新格局。(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