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新闻学院三下乡团队“苗”手回春开展实践活动

发布者:梁佳俊发布时间:2023-08-17浏览次数:119

7月17日,8858cc永利皇宫登录文学与新闻学院“‘苗’手回春队”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为“贵州苗医药文化传播现状及提升路径”。

7月21日早上,调研团队到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附属苗医医院进行调研。在医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观看了“侗医药·痧症疗法”宣传视频,参观了医院的标本馆。医院工作人员李小菊介绍,截至目前,馆内现存10000多份标本,其中大部分采集于20世纪50年代,且都标明了标本的采摘时间、制作人员、药材用途等信息。

“这是马鞭草,有活血化瘀,解毒的功效;这是小角蟾,它的头上有两只小角,是我们贵州这边独有的物种。”李小菊向调研成员介绍着馆内药材的作用、来源。她说,目前民间医药并未进行过系统化的整理,人们对药材的命名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不利于苗药的传播。为更好地宣传苗药文化,医院将药材按照汉苗双语命名格式进行系统化整理,挖掘药材背后的民间故事,致力于传播和发扬苗药文化。

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陈琴介绍,医院将针灸科和治胃病科与苗医疗法进行结合,将其打造为医院的特色科室,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同时,医院通过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定期发布与苗药文化相关的信息,向大众普及相关知识。

当日下午,调研团队前往凯里市天子山药业厂区进行调研。在厂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包装车间、产品展厅、药材标本间等。药厂工作人员杨燕艳介绍,古法苗药能够使药物分子快速抵达人体末梢神经,从而达到检测身上各器官功能的效果。此外,古法苗药在对身体预防、保养、调理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夜郎无邪草,信手捏来都是宝。”杨燕艳说,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药材种类丰富、品质优良,民间优秀的药方更是数不胜数,为苗药文化的兴起提供有利条件。但就目前来看,许多苗医药方正面临着失传的风险,需要青年一辈牢牢接过老一辈苗医的技艺,将之传承下去,做到苗药产品合法化,努力将苗药打造成为贵州的第二张名片,让大众能够了解苗药、用上苗药。

此次活动,队员在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今后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履行应尽的义务,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供稿/何松  范晓燕  陆娇  李文菊  编辑校对/杨宏霞  梁佳俊  审核/龙尚国)

成员观看“侗医药·痧症疗法”宣传视频

医院工作人员李小菊向成员普及苗药文化

厂区工作人员带领成员参观包装车间

团队成员拍摄合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