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之行丨浦市气质——烟火氤氲,人文荟萃的魅力小镇

发布者:王琳发布时间:2023-10-29浏览次数:146

逛浦市集市,品生活百态

浦市,湘西四大名镇之首,没有其他旅游名镇的熙熙攘攘,唯有在赶集日会热闹起来。

赶集也称为赶场,地点是浦市的镇中心。关于赶集的时间约定,人们熟知5天一集市,逢阴历二、七赶集。

清晨的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商品琳琅满目。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新鲜的瓜果蔬菜,美味的鸡鸭鱼肉,湘西的特色小吃,以及物美价廉的手工制品。

狭窄拥挤的太平街上,充满了欢声笑语。行走在集市上,能直观地看见当地人的生活,从关于吃穿用住的各种商品中,认识浦市丰富的物产,体味浦市的千姿百态,这是具有人间烟火气息的地方。

背背篓赶集是苗族人的一大特色。赶集时背上做工精细、色泽鲜亮的背篓,再搭配苗族精美的服饰和银饰。浦市苗族人是背篓不离背的,“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头一回幽幽深山中,尝呀野果哟……”背篓是浦市人的成长记忆。背篓不仅运载重物,还解放人们的双手,蕴含千百年来湘西人民生活的勤劳和智慧。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浦市赶集也在变。虽然赶集千奇百变,但赶集的乐趣依旧,本质依旧,初心依旧。集市上洋溢一片热闹,人们穿梭往来,在家长里短中交流着各种意见和体验。柜台上,卖家此起彼伏地介绍自家产品,有时带着大声招唤,客人对产品做出选择。流动摊贩们轻轻地叫卖,用有节奏的嗓音,回答买家的疑问和询问,客人彼此互议,生气勃勃。

赶集,已成为浦市这座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寓意深刻,体现了人们对于团结、交流和共享的向往。浦市人在赶集上收获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认同。浦市赶集体现着浦市人历久弥坚的文化精神,在赶集中,民间文化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发展,而我们用手中的相机,拍下赶集的烟火气,留住浦市的文化魂。

漫游涉江楼,寻历史遗产

“傲立江边一阁楼,飞檐翘角竟风流。情牵万缕追思远,名震三湘悼念稠。怀屈子,溯源头,四时拜谒客如流。盘辛故里神奇地,锦簇花团醉眼眸。”浦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拥有唐宋时期遗址35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200多栋,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跟随经理李健的脚步,同学们沿着白沙十里画壁前行,在郁郁葱葱的大树下到达此行的终点——涉江楼。

涉江楼是一座八角塔楼,共七层,高三十余米。朱楹硫金瓦,飞檐翘角,顶上有垂承露玉盘、冠以宝顶,六七两层,金铃悬垂,风动钟鸣。塔内雕梁画柱,扶梯盘旋而上,层层外廊环绕。

涉江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实物和图文资料为主,集中式展现了全县具有典型性的非遗资源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向社会各界打开一扇认识泸溪的窗口。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质朴而又厚重的民族文化,包括数不胜数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山坪古驿道、桐木坭古墓群、岩门古堡寨等文物保护单位;盘瓠与辛女、辰河高腔、踏虎凿花、苗族挑花、苗族鼓舞、泸溪摊面具、杨柳石雕、湘西木雕、苗族跳香、浦市窖子屋建筑技艺、苗族椎牛祭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沅水汤汤,不舍昼夜。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这块神奇土地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地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宏大的历史叙事。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转化为自强不息的动力,浦市仍在前行,也为我们谱写了生动的文化发展路径。

赏陶瓷工艺,悟匠人精神

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我们离开了文化底蕴浓厚的涉江楼,出发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株洲市(泸溪县)陶瓷飞地园区。在这里,我们将看到泥土与陶瓷的魅力。

陶瓷飞地园区由株洲与泸溪两地共建,是以包装陶瓷(高端酒瓶)、工业陶瓷研发、生产、销售和陶瓷文创、展示展览服务为一体的“陶瓷产业”特色专业园区。依托强大的陶瓷产业底蕴、湘西酒鬼酒包装以及泸溪生态自然景观、非遗文旅资源优势,深化两地产业协作,做大做强泸溪陶瓷产业。

在经理李健的带领下,我们走近陶瓷飞地园区,近距离地欣赏陶瓷制作。陶瓷飞地园区的生产技术负责人王春元带着同学们在园区内游走,详细介绍陶瓷的制作流程,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陶瓷制作需要多种工艺的构成,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王春元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陶瓷制作,解释了科技的进步为陶瓷制作所带来的好处。

依托陶瓷飞地园区建设,株洲与泸溪两地将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机制,推动产业资源互补、产业链共建、互利共赢,打造湖南省“产业飞地”新样板和产业对口帮扶新模式。

我们用笔记录文字,用相机记录珍贵瞬间,将园区工人们完成一件陶瓷后,脸上所流露出的喜悦保存下来。工人匠心,他们坚持创新,顺应时代发展,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调整陶瓷制作工艺,但唯独不变的,是那颗一直坚持陶瓷创作的初心。

“早晨八九点,浦市集市热闹非凡。道路两旁摆着各色各样的商品,更吸引我的就是它们的价格了。十二元两大盒的菠萝蜜,十块四斤的枣子等等。民风淳朴、物美价廉是这个镇子的代名词。天真无邪的孩童面容以及卖菜老人脸上洋溢的笑容都赋予了我们用镜头记录的意义。”杨继念对今天早上的赶集,深有体会地说。

“一路顺延着沅江前行,欣赏着十里画壁的秀美画卷,我们抵达了涉江楼。走进一楼,屈原的雕像便映入眼帘,它的身旁陈列着各种典籍名著;走进二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苗族挑花、辰河高腔、盘传瓠说等非遗文物呈现眼前。看着眼前的一件件展品,我仿佛跨越时空,切身体会着独属于它们的故事,真实存在于当时的那个时代。”谭文迪参观完涉江楼后,印象深刻地说。

“从陶瓷的脱胚到成型,陶瓷飞地园区的陶瓷向我们阐述了工业化也能出精品。从粗胚到最后光滑如玉的陶瓷,像一排排等待盛装出席的模特,穿上了自己最满意的衣服时刻准备向世人展示自己最美的的面。陶瓷飞地园区的陶瓷制作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对下午参观陶瓷飞地园区,王秋波有所感悟地说。(供稿/郭堂  苏娟  杨东梅  杨继念  陈良雪  王翠兰  安丽  编辑/尹冬梅  校对/王琳  梁佳俊  审核/龙尚国) 

浦市集市

集市-旅人

朝陪暮伴

背篓与孩子

涉江楼

涉江楼

半边角

陶瓷制作

陶瓷制作

Baidu
sogou